發布時間:2022-07-16 人氣:304
陳芝蘭在電話中與患者溝通病情。 李佳飛 攝
■ 本報記者 李佳飛
特約記者 吳孝俊
每天清晨6時許臨高縣電話機器人代理,58歲的臨高縣調樓鎮抱社村鄉村醫生陳芝蘭準時起床。因為他是抱社村唯一的鄉村醫生臨高縣電話機器人代理,村里一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需要每天早上6時45分打針。連續3年多,陳芝蘭都會準時趕到這位病人家中。
調樓鎮美良衛生院副院長馮小波說,在抱社村,陳芝蘭的醫術醫德有口皆碑。一些住在周邊村莊的村民有時也會慕名到抱社村衛生室找他看病。
8月15日上午10時,記者來到調樓鎮抱社村會衛生室時,陳芝蘭正像往常一樣忙碌著,除了照看幾個輸液的病人,還不時拿起電話,叮囑在家休養的慢性病患者按時按量服藥。偶得空閑,他便在電腦桌前坐下,開始瀏覽微信中的“臨高鄉村醫生”工作群信息,往電腦系統中錄入村民健康檔案資料。
“現在有手機、電腦、無線網絡,通訊技術很發達,村醫也要跟著與時俱進呀!”陳芝蘭笑著對記者說。
陳芝蘭并非“科班出身”。1976年,他以一名高中畢業生的身份返鄉,師從村里一位老中醫制藥看病。憑著聰明的頭腦和吃苦耐勞的鉆研勁頭,他很快就走上醫病救人的路。
“那時醫藥條件哪有現在這么好?很多中草藥都得靠自己上山去采。”陳芝蘭說,為了熟悉各類藥草和完成采藥任務,他常常在山里一待就是十天半月,最長的一次待了近兩個月,吃住條件都非常簡陋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“單根木”“過山龍”“千斤力”等常用藥草自此便在他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。
“醫生這個職業很特殊,一定要技術過硬,精益求精。”陳芝蘭告訴記者。1992年,他又進入那大衛校進修,不斷提高業務水平。
一次,村民陳桃李未經指導便獨自給自家的豬打青霉素,打針時不慎接觸到青霉素藥水,結果導致自己出現過敏休克的癥狀,幸虧陳芝蘭及時診治才最終化險為夷。陳桃李一家對此一直感念至今。
如今,陳芝蘭不僅要接診患者,還要承擔當地鄉村醫療衛生基本公共服務工作。為村民體檢、建立健康檔案、孕產婦嬰幼兒的監護、對慢性疾病患者的跟蹤服務等工作,都在他的日常工作范圍之內。
“有妙手,更有仁心。”馮小波說,“在臨高鄉村醫生隊伍中,陳芝蘭已經年近六旬,但工作熱情不輸年輕人,干勁十足。村民有求從不推脫,隨叫隨到,每戶村民基本情況,他都了如指掌。”
受陳芝蘭影響,他的兒女中也有兩人走上了從醫這條道路,一個將參加臨高縣衛生局舉辦的醫護培訓班,一個已在臨高和舍鎮衛生院當上了護士。
候選醫護
陳芝蘭 臨高縣調樓鎮抱社村鄉村醫生 推薦人(單位)臨高縣電話機器人代理:臨高縣衛生局 投票編號: 3042
本文鏈接:http://m.135cb.com/hangyeyedongtai/lin-gao-xian-dian-hua-ji-qi-ren-dai-li(-gao-xian-ji-qi-ren-dian-hua-l0g.html
熱線電話
18594279421
上班時間
周一到周五
公司電話
18594279421